咨询服务热线:021-5067 0331
市场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枫池视野 - 市场动态

A股再融资:定增缩半可转债倍增

2017-08-04

定增进入低潮期后,可转债迎来了井喷。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再融资新规2月17日出台后,截至7月末,定增发行规模同比下滑53%,可转债规模的同期增幅则超120%。与此同时,可转债的融资占比显著提升,从2015年的0.58%提升到了2016年的1.07%,今年6月中下旬则达到了3.7%。可转债正在取代增发,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选择。
        “可转债正处于爆发期,上半年公布的预案已有2000多亿元。”北京一位专注于再融资的机构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证转债指数自5月份出现低点后一路高歌猛进,转债基金收益纷纷由负转正,不少转债涨幅甚至高于正股的涨幅。
        
证监会2月17日宣布,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以遏制定增套利;同时发布的《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则明确,将限制定增的规模、周期和资金用途。
        
上述再融资新规的发布,使得可转债市场迎来了新机遇。“监管层对可转债延续了前期的支持政策,不少企业纷纷加入了可转债的融资队伍。可转债市场获得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为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投资人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渠道。”博时转债增强债券基金经理邓欣雨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历史上看,定增是最为重要的再融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去年,定增占到再融资的比例超过85%。但再融资新规发布后,今年来定增的数量和规模大幅下滑,截至7月末,定增发行总规模为4249.57亿元,同比下滑53%。
        
数据同时显示,可转债市场正加速扩容。仅仅上周,国君转债、宝钢可交换债(EB)上市,亚太股份可转债过会、桐昆控股启动10亿元EB发行程序、平安银行拟发行260亿元可转债。
        
统计进一步显示,7月以来,新增可转债预案10家,计划发行规模达68.6亿元,目前等待证监会审批的可转债公司超过80家,计划发行规模接近2200亿元。
        
截至发稿,8月2日晚间,韶钢松山公告称,拟公开发行EB;第一创业公告称,EB发行取得深交所无异议函,玲珑轮胎公告可转债获得受理。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总共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金额高达2102.39亿的转债预案。其中,已通过证监会批准或已拿到批文的就有6家,预计发行233.23亿元。
        
除可转债整体发行规模较往年大幅提升外,单只可转债的发行金额也不断创新高。史上百亿可转债预案仅10只,其中1只为今年3月份发行的光大银行可转债、
        
兴业证券表示,可转债具有四大优点:不会出现资金滥用情况;转债定价是发行公告时才定,有效抑制了定增中的折价问题;有利于鼓励长效机制,因为需要发行半年后,才有机会转股,如果要提前,需要股价上涨以触发条款;四是转债是公开发行,可以更好避免套利,同时中小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
        
不过,一家第一梯队公募基金固收老总向第一财经表示,可转债相比去年低点确实有一定回暖,但据其观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扩张。
        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等分析,如果后续可转债项目能依照光大转债的项目周期(180~190个交易日)计,则在2017年3月之前的预案基本能在2017年发出。而统计也显示,2017年3月前发出预案的项目有29个,上半年仅发行7个。
        
“我们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监管层没有意识到可转债的一级市场爆发速度会如此之快;二是由于监管层担心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背景下,密集的可转债发行会扰动资金面。”董德志也表示、
        
在今年发行可转债的预案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弃定增择转债”。
        
比如,内蒙华电2016年8月11日推出定增预案9个多月后,决定终止定增,改为发行可转债;歌力思7月18日发布公告,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撤回相关申请材料,拟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69亿元人民币。
        
“鉴于近期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因素发生了变化,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情况、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等因素,经过反复沟通、审慎研究, 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歌力思也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一级市场中,可转债代替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包括美盈森、小康股份、海翔药业、水晶光电、太阳纸业、久立特材、亚太股份、兄弟科技、雪迪龙、朗玛信息、三力士、沃尔核材等。
        
“再融资新规2月发布后,可转债相当于给出了一个绿色通道。”上述北京再融资机构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
        
也有基金经理指出,再融资新规发布后,有5000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被挤出定增市场,可转债渐渐成为监管放心、上市公司低成本融资的主流品种。
        
“定增、并购都限制了,可转债是一个鼓励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了可转债。”在上述公募固收老总看来,“这也是政策导向的结果。”
        
8月1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向紫金投资、南京高科、太平人寿、交通控股和凤凰集团等五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6.96股,募资总额不超14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如果银行的股价较高,并且PB在1以上,那么银行就有定增的能力,但像去年和前年银行的PB在1以内就没法做定增了。”北京一位定增基金经理也表示,出于自身资本充足水平,银行也会考虑通过定增再融资。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再融资的选择中,也偏向于发行可转债。分析人士指出,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而言,转债成本低、期限短、流动性较好,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因此也是银行在融资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方向。
        
平安银行7月28日收盘后公告,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转股后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为解决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规模资金冻结问题,5月证监会表示拟进一步完善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6月19日,上交所发布《可转债发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这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层正是为可转债供给顺畅创造有利的条件。
        
而随着信用申购新规的落地,或会提高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意愿,也为提速扩容打下了基础。
        
就在可转债大跨步前进的同时,可转债基金也实现了大爆发。统计显示,中证转债指数在经过调整后从5月份低点开始反弹,一路高歌猛进。从5月25日开始计算,截至8月2日,中证转债指数已经累计上涨14%。
        
具体来看,6月1日以来,在20只可转债中,有5只累计上涨超过10%,其中国贸转债6月1日以来累计上涨逾19%,永东转债涨幅最高达28.02%。
        
与此同时,在6月初至7月底的两个月时间内,30只可转债基金均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上涨7.61%。
        
“之前市场跌得比较多,估值相对合理,最近确实有一些转债陆续到期转股,赚钱效应明显,像歌尔、白云最后都能有较大赚钱效应,因为有这个预期,加上本身存量比较小、需求大,于是有了一个较大的上涨。”上述第一梯队公募固收老总也向第一财经分析称。
        
“转债从6月到现在涨了2个月时间,如果未来走出的是结构性行情,可能还会有一些机会。如果看得长一些,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机会的。市场对可转债的需求很大,而供给又跟不上。”他也说,“目前的可转债市场供应还太小,可选择性还不太多。从海外市场来看,A股目前的可转债容量相对是要小很多。我觉得还是需要有进一步的扩容以增大供给。”
        
对基金经理而言,需要注意在可转债投资中对转债及时卖出或转股,以防止由于可转债未及时卖出或转股,相关品种遭遇强制赎回。
        
日前,益民多利债券基金在其二季报中称,“基金持有歌尔转债因工作失误未在赎回日前进行转债卖出或转股,造成该转债被强制赎回。对此,公司以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全额弥补,未对基金净值造成影响。”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