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021-5067 0331
市场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枫池视野 - 市场动态

最新IPO窗口指导出台:“三类股东”仍构成障碍

2017-09-29

在最新一期的保代培训上,证监会上市部主要负责人对于券商的IPO业务作出了进一步的窗口指导。
        
其中,指导主要围绕处罚影响、“三类股东”、近亲属同业竞争、实际控制人夫妻一方去世、出资不实、社保及公积金要求的缴纳比例、非经常损益判定、总额法净额法区分、股份支付使用范围、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等十大问题。
        
保代们最为关心的,是“三类股东”的窗口指导。
        
所谓“三类股东”,是指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三类股东”企业是指直接股东或间接投资人中含有“三类股东”的企业。
        
一位大型券商的保代和一位发审委委员均透露,在此次培训中,对于“三类股东”并未给出明确结论性的意见和具体口径。“就是找了一个律师讲了一下现在三类股东的情况,主要是一些公开信息。”上述保代说,“三类股东”是新三板市场形成的问题,解决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上述发审委委员表示,基调仍是不鼓励“三类股东”。因为证监会对于“三类股东”是有疑虑的,在监管层看来,他们不是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是短期投机者,因此对于有“三类股东”的公司IPO审核进程会非常慢。“就是逼着上市公司尽快去解决‘三类股东‘的问题。”
        
另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目前证监会在IPO审核时,对“三类股东”要求穿透至最终出资人,重点关注是否有利益输送和关联关系。“三类股东对IPO还是构成障碍。”
        
根据2017年6月28日出台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明确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经行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等理财产品,可以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
        
概括来说,资管计划和契约型私募基金只要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并规范运作,并且挂牌企业履行相应的披露义务,便可投资新三板企业。
        
但对于IPO来说,监管要求则截然不同。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而“三类股东”最大的问题在于,在IPO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因存续期到期而造成股权变动,影响股权稳定性。
        
2017年7月,证监会通过媒体回应了“三类股东”的问题,并称正在积极研究。
        
证监会回复称,并未在IPO申请及受理阶段设置差别性政策,已有多家存在“三类股东”的拟上市企业提交IPO申请并获受理。同时,鉴于“三类股东”作为拟上市企业股东涉及发行人股权清晰等发行条件及相关信息披露要求,“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三类股东’作为拟上市企业股东的适格性问题。”

                                                                                                                                                        来源:腾讯财经